外阴红肿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你是谁 [复制链接]

1#

糖可敌国

如果哪一天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变为世界第一,那必定是国人的噩梦。我不愿相信事情会到这步田地,遗憾的是不止一个人在告诉我这“噩梦已成真”。

“中国已跃为糖尿病第一大国”,这是《医师报》新闻学术版年4月1日告诉我的;《健康报》也给了我们一个黑色星期二,它以耸人听闻的标题《中国糖尿病患者六年翻两番多》告诉我们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多达万。还有糖尿病的后备*多达1.48亿。这支规模浩大的“后备*”正在以“超英赶美”的速度汇入糖尿病的洪流,媒体正争先恐后地以“井喷”和“海啸”等耸人听闻的标题发出警告。

糖可敌国,糖尿病的生死威胁和沉重医疗负担是对我们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严重考验。面对真实的远虑和近忧,我们能做些什么?哪些是我们能改变的?何时能完成这些改变?面对着糖祸洪流我们医生的责任不能只是天天、月月、年年地喊“狼来了,虎来了”。狼来了,虎来了,打虎的武松在哪里?在糖尿病血腥的屠杀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终于等来了一则好消息!它来自浙江模式调查,时间为年7月~11月。消息报道浙江省糖尿病患病率远远低于全国的记录:该省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5.94%;20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6.03%。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年浙江全省GDP总量亿元,人均GDP元,约合美元,其GDP居全国第五!浙江模式证明:富裕了也可不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花钱又遭罪的病

“糖尿病很凶残,不认尊卑妄害人。偏瘫心梗不住手,失明肾衰不留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是一般人群的2~3倍,糖尿病患者80%死于心血管病。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存在冠心病,甚至早在糖耐量受损时(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已经明显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心绞痛,但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时多为无痛性或不典型性。

在我国,糖尿病脑血管病变致残、致死率比西方国家更高。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90%,导致患者偏瘫。

糖尿病眼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之一,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糖尿病患者的致盲率是普通人的25倍,一旦致盲就不可逆转。全世界有一半失明者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患病20年后,几乎所有的1型糖尿病病人都会发生眼部并发症。

肾病是老糖尿病患者难以躲避的又一灾难。近年来,由糖尿病引发肾衰竭呈上升趋势。已经有报道说尿*症患者中超过1/3患有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主席曾断言:“糖尿病是有史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健康灾难之一,这个灾难正日益逼近我们。”糖尿病的高致死率仅列位于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占第三位。糖尿病患者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发生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失明、偏瘫、尿*症,苦不堪言……这些致残性并发症的治疗是终生的,其医疗花费足以导致因病致贫。我们都恨糖尿病,因为它让人们又遭罪又花钱。“遭罪无边界,花钱不封顶”。

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病

糖尿病很可恶,长期不治疗的后果也很可怕。但是现代科学证明糖尿病却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如果您患上了糖尿病,不必悲观失望。只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按时用药、监测血糖、接受教育,“五管齐下”,就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避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让您像健康人一样快乐地生活。

EdwardS.Horton教授指出,国际上已经有几个临床试验试着用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去预防糖尿病,其中包括中国的大庆研究及美国和芬兰的三个实验,都成功地证明少食多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成功地预防或推迟糖尿病的发生。“勤以瘦身,俭以抗糖”,如合理限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体重能减轻5%~7%,对预防糖尿病特别有益。

AndreaKrisk教授说:“我有两个医生,那就是我的左腿和我的右腿!”他对人们的忠告是:每天至少30分钟运动,强度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正确认识了糖尿病,就能很好地防治它。“止惊涛骇浪于涓涓细流”是抗争糖尿病的最好策略。

糖尿病是“好”基因和“赖”环境的错位

千万不要抱怨父母没给你一个好基因!其实,多数糖尿病家族都有个被称为“节俭基因”(thriftygene)的长寿基因,那是个让你能少吃点儿东西也饿不坏的基因。

这个基因使得我们的老祖宗在长期饥一顿饱一顿的恶劣自然环境中,有东西吃时就能省些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起来,留给挨饿的时候用来延续自己的生命。久而久之能在残酷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不被淘汰而存活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活跃在现今世界上的无论白种人、黑种人还是*种人都有这个好基因。节俭基因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它使得老祖宗在饥寒交迫中比别的群体更强大更长寿,也能让老祖宗的子孙们更健康更长寿。

只是身为现代人的子孙们还没了解它,不知道自己不需要吃那么东西就能精力旺盛地生活。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准备,富裕生活就已经到来了。祖先给的好基因规定你要少吃多动,你却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是,吃得过多致身体长胖,不但不能使你更加幸福和快乐,反而让你患糖尿病遭罪,承受痛苦。

酒的发现和酿酒业的发达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更多的宴会,更多的美食,更多的享乐,迫使一个好基因因为食品的过剩和体力活动的减少而造就了更多的脑满肠肥的群体,也造就了更多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

老人家,您能和正常人一样颐养天年

如果您被确诊2型糖尿病已经多年,医生也能帮助您选择合适的药物、合理的剂量让您的血糖达标,从而延缓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延长寿命并过着有尊严的生活。可以负责任地说,即便得病已久,您仍然有许多能够躲避风险的机会。

您心里有的应该不只是失望,还应该看到希望。我们不能不预见到危险,但也不能不看到希望;不能不树立信心,但也不能不记住责任。

并发症比高血糖更害人

糖尿病本身不算可怕,但它引起的并发症却不容小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较为缓慢,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难以逆转。

◆看好你的脚——不要“因小失大”。

◆保护你的眼——不要“事必躬亲”。

◆看好你的肾脏——注意微量白蛋白尿的警告。

◆糖尿病神经病变——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糖尿病早——疑似之迹不可不查

糖尿病起病隐匿,在普查中诊断的病人一半以上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是体重减轻),仅在做糖耐量试验后才能确诊。而一旦出现并发症,又让人猝不及防。若能在高危人群中普查,当然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需要一定的财*支持。故暂时不能做普查的地区,人们提高自身对糖尿病的警觉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年朋友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下述蛛丝马迹可能有助于您及时发现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

◆体重变

◆食欲改变

◆夜间排尿次数增

◆多发性疖肿

◆外阴瘙痒

本文由小编摘自李伟光主编的《和糖尿病说再见——李伟光十说糖尿病》一书,内容略有改动。

该书由我国著名内分泌病专家李光伟教授组织编写,从认识糖尿病、糖心病、蜜月期入手,宣讲糖尿病、糖心病的科学防治理念,包括看病找专家、少吃多动、正确选择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远离低血糖及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等。内容新颖,语言风趣、流畅,可谓雅俗共赏。文后还设有附录。附录一、二为糖尿病个案解析及糖尿病患者应该掌握的一些常识,供患者及家属阅读;附录三为李光伟教授的糖尿病专题讲座,可供青年医师或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患者及家属参考使用。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科学出版社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